演讲稿范文:郑和下西洋(逐日视察0352)文/樊荣强几年前,我去马来西亚旅游,在马六甲观光了三宝庙,才知道谁人在历史课本中下西洋的郑和到过马六甲,一时间以为自己与郑和这个历史人物近了许多。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一场海上远航运动。郑和原名马三保,是明成祖朱棣身边的贴身侍卫、太监,因有战功且得成祖信任,所以赐姓郑,更名郑和,世称“三宝太监”。郑和担任代表团正使,于1405年至1433年共28年间,七次率领舰队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造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域。
郑和下西洋的西洋,今天我们叫南洋,为什么不叫郑和下南洋呢?因为郑和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即明代所谓“西洋” ),所以叫郑和下西洋。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和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也是15世纪末欧洲的地理大发现的航行以前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系列海上探险。为什么郑和会下西洋呢?第一,找人。
找谁?找建文帝。因为朱棣夺权之后,建文帝不知所终,这始终是朱棣的一块心病——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第二,宣德。
这是政治目的。明朝强大了,希望让别人知道、瞥见你的光线,正所谓“威服四海”。
第三,外交。中原政权除了在要求原来的土地上建设大一统的国家之外,对周边国家从来都没有领土要求,可是习惯于一种万邦来朝的朝贡体制。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呢?第一,这是政治、外交、军事上的胜利,宣扬了国威,推动了朝贡体制的建设。
第二,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与航海技术。郑和第一次出海由62艘船组成,共载28000人,堪称无敌舰队。第三,向外通报中国文化,促进了文化交流。
郑和是以宁静使者的身份泛起在西洋各国的,郑和不仅赢得了尊重,他的名字在外洋已经成了中华文化的象征。我是樊荣强,恒久致力于演讲与谈锋的研究与培训。我经常会以一个常见的题目写一篇500-600字的漫笔,总共计划写200篇作为大家参考学习的演讲稿范文。
我所遵循的基本规则是我所发现的“钻石规则”。我希望通过这些范文,更明确地告诉所有人,演讲稿就要这么写,演讲就是这么简朴。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
接待加入钻石演讲写作交流圈。(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检察)。
本文关键词:演讲稿,范文,郑和,下,西洋,逐日,视察,0352,亚搏手机版app下载
本文来源:亚搏手机版app下载-www.lekucangchu.com